Tuesday, October 4, 2011

Root Filesystem概念


轉: 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chimei-015/article?mid=357&prev=358&l=f&fid=39


Root filesystem的建置,即是在建立1個基本的Linux系統(base system),讓kernel在完成開機後,進入user mode執行使用者程式。Root filesystem的建置主要是以Busybox為主,並加入(移植)客製化的開放源碼(open source)與自由軟體(free software)。

因為嵌入式Linux的root filesystem是依照需求加入套件,與桌面環境的Linux distribution不同,因此都是用從頭打造的方式做起。在建立root filesystem時,程式庫相依 (library dependencies) 的議題是相當重要的項目。當root filesystem缺少必要的library時,程式當然無法執行,甚至系統也會無法順利啟動。分析應用程式所需的相依程式庫,觀念如下:
(1)先利用Cross Toolchain的objdump指令觀察ELF格式裡的「NEEDED」項目。
(2)必須再檢查這些library是否相依其它library。
1個基本且可開機的root filesystem,也稱做bootstrap root filesystem,1個可用的bootstrap root filesystem只需要包含busybox與libc即可。傳統的Embedded Linux應用,大多是以NFS的方式來測試目標裝置的完整root filesystem(full root filesystem)。以NFS進行Embedded Linux開發測試,主要是針對目標裝置的full root filesystem做「立即(right now)」的系統執行測試(run-time),免除「不斷打包image file、開機」的惡夢。這是1種流行很久的Embedded Linux系統測試與開發方式,其概念如下:
(1)將target的完整root filesystem(例如ARM9 root filesystem)建置後,存放於host端的某個目錄下,例如/home/rootfs。
(2)為target製作1個「NFS root filesystem」,也就是bootstrap root filesystem+ NFS功能,並使用NFS root filesystem將目標裝置開機。
(3)設定host端為NFS server。
(4)以NFS mount方式將host端上的root filesystem目錄「mount」進來,即可在目標裝置上執行full root filesystem裡的應用程式。
這種方式不但簡單,而且方便,需要的基礎建設如下:
1.目標裝置使用的kernel必須支援NFS。
2.製作bootstrap root filesystem時,需要加入mount指令,並且開啟mount指令的NFS功能。
3.加入NFS functionality至bootstrap root filesystem。
4.設定NFS server。
製作完成的root filesystem必須做打包的動作,將整個root filesystem包裝成1個映像檔(image file)。根據目標裝置的不同,我們可以將映像檔包裝成ROM fs、Compress ROM fs、ext2fs或是compress RAM fs。
※ROM file system
ROM file system(romfs)是1種唯讀的檔案系統,在Embedded Linux裡的主要應用為製作romfs格式的檔案系統映像檔。我們將root filesystem製作成romfs filesystem的image檔。開機後,整個filesystem僅能讀取。要使用romfs filesystem必須將Linux kernel裡的CONFIG_ROMFS_FS功能選項打開。製作ROM fs映像檔所使用的工具為genromfs。
※Compressed ROM file system
Compressed ROM file system(cromfs)即是壓縮過的ROM file system,其製作方式相當簡單,只要使用gzip將ROM file system的映像檔壓縮即可。
※製作ext2fs映像檔
製作ext2fs映像檔的方式有2種。1種是使用dd指令產生1個空白的映像檔,接著再將此映像檔以mkfs.ext2指令格式化成ext2的格式。製作好的空白映像檔再以loopback mount方式掛載到1個目錄下,再將root filesystem整個複製到此目錄下,即可完成ext2fs映像檔的製作。
另外1種建立ext2fs映像檔的方式是使用genext2fs工具,此工具的好處是,當我們需要在root filesystem裡預先建立(pre-built)裝置檔時(device file),只需要編寫1個裝置檔表格,genext2fs工具會在打包映像檔時,自動在root filesystem裡建立裝置檔。
※Initial RAM disk(initrd)
RAM disk是存在於記憶體中的虛擬磁碟,也就是將RAM拿來當成磁碟使用。在Embedded Linux的應用中,我們通常會將ramdisk當成暫存目錄來使用。例如將/dev/ram1附掛到/tmp目錄,以便能讓應用程式存放暫時性檔案。/dev/ram?為ramdisk的device file。由於整個root filesystem是從真正的儲存裝置讀取並載入至ramdisk,因此有1個重要的特性是對file system所做的任何修改,都不會影響到真正root filesystem的內容。
initrd全名為initialize RAM disk,是1個特殊的RAM disk。bootloader會將initrd載至記憶體,Linux kernel則可在/dev/ram0找到initrd。initrd會在Linux kernel開機前就載入,initrd正式的用途是用來存放開機時所需要的驅動程式(因root filesystem尚未mount進來)。在Embedded Linux應用上,我們會利用initrd來存放整個檔案系統(root filesystem),也就是將root filesystem製作成ext2或romfs格式(或其它檔案系統)的映像檔,並在開機時由bootloader載入記憶體,initrd均位於/dev/ram0。要使用RAM disk與initrd,必須將Linux kernel的CONFIG_BLK_DEV_RAM以及CONFIG_BLK_DEV_INITRD)。
※使用initrd做為root filesystem裝置
將initial RAM disk當成root filesystem來使用,是在Embedded Linux應用上是相當常見的技巧,如果我們想將initial RAM disk當成存放root filesystem的裝置來使用,在開機時,只需要配合「root=」的kernel開機參數即可。
※initramfs
Linus本人在Linux 2.6時代所提出的 "initramfs" ,是1種更好的 "root=" 做法。簡單來說,initramfs就是「kernel 2.6 的 initrd」,initramfs是屬於1種compressed ramfs(ram filesystem)的映像檔。
※C程式庫
在C程式庫方面,除了標準的glibc也被廣泛應用在嵌入式系統領域外,也有一些專門針對嵌入式系統應用所發展的C程式庫,像是uClibc以及Diet libc。但是由於現在的ARM9處理器計算效能都很快,平台也多搭載大容量NAND快閃記憶體,所以許多實作都直接使用libc來實作root filesystem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